

上海驛佳教學設備有限公司 » 技術文章 » 人工呼吸的護理操作技術
人工呼吸的護理操作技術
人工呼吸的護理操作技術
口對口人工呼吸和面罩加壓人工呼吸兩種
方法。
(一)口對口人工呼吸
1.日的 以徒手操作來恢復粹死病人的自主呼吸加機體通氣量,糾正威脅生命的低氧皿癥。
2.操作前準備
(1)評估病人 ①評估病人的意識及配合程度。②評估病人的呼吸狀況,判斷患者呼吸通過看、聽、感覺(看:胸部右無起伏;
聽:有無呼吸音;感覺:省無氣流逸出)三步驟來完成,判斷時間為10秒鐘。
(2)用物準備 治療盤內(nèi)置紗布、彎盤、棉棒、聽哆器。
3.人工呼吸急救模擬人操作程序
(1)一旦判斷患者呼吸無反應,應立即給予人工呼吸。
(2)開放氣道 ①將床放平,立即解開病人衣領、腰帶。⑦將病人頭偏向一側(cè),清除口、鼻胺分泌物,操作者一手同定舌前端使
其勿向后傾,然后以另一手的食指或中指纏1:紗布深入其口中,將異物取出。若異物梗在喉部無法取出,則在腹部劍突下、肚臍上用手向上、下推擠數(shù)次,再用于將界物取出G檢查并取下假牙。
③手法開放氣道(有仰頭拾領、托頸壓額、托下須三種方法),實施口對口人工呼吸。
(3)人工呼吸 將單層紗市覆蓋在病人u腔部位,搶救者以拇指和食指按住病人鼻7L,雙唇包繞病人口部形成封閉腔,用力
吹氣,用眼睛余光觀察病人胸廓是否拾起,送氣時間為1秒。
(4)吹畢,松開鼻孔,側(cè)轉(zhuǎn)換氣,注意觀察胸廓復原情況。
(i)頻率 成人14—16次/分;兒童18—20次/分;嬰幼兒20
一40次/分。
(6)人工呼吸必須與胸外按壓同時進行,胸外按瓜與人工呼吸之比為30“2。
(7)撿救過程中隨時觀察病人的自主呼吸是否恢復。
(8)搶救成功,協(xié)助病人取合適臥位,整理床單位及用物,進行進一步生命支持。
4.注意事項
〔1)人工呼吸時送氣堡不宜過大,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脹氣
(2)如疑有頭、頸部損傷者,禁止用托頸壓額法開放氣道用托頜法。
(3)對于口部嚴巫損傷或牙關緊閉的病人,可行口對鼻人工呼吸法。
(1)對于嬰幼兒,宜行口對口鼻人丁呼吸法。
(二)面罩加壓人工呼吸
1.日的 維持和增加機體通氣量,糾正威脅生命的低氧血癥。
(1)評估病人 ①評估病人的意識及呼吸狀況。⑦評估病人口、鼻腔冉無阻塞,保持呼吸道通暢。
(2)用物準備 簡易呼吸器由呼吸囊、呼吸活瓣(有進氣門接呼吸囊、呼氣u接呼氣閥門、呼吸道口接回罩)、面罩、銜接管組成,必要時備吸氧裝置。
3.操作程序
(1)護士洗手、戴口第,做好核對及解釋工作。
(2)做好病人的準備 病人仰臥于床1:,去枕、頭歷仰,有活動的義齒應取下;解開領扣、領帶及腰帶等取縛物;清除其上呼吸
道的分泌物或嘔吐物。
(3)搶救者站于病人頭頂處,托起病人下頜,扣緊面罩并固定。
(4)將簡易呼吸器連接氧氣,氧流量8—10升門>,一于以“Ec”手法固定面罩,另一手右規(guī)律地擠壓呼吸囊,使氣體通過活瓣進入病人肺內(nèi),放松時肺內(nèi)氣體隨呼氣活瓣排出。有自主呼吸者,應在病人吸氣初順勢擠歷呼吸囊,達到一定潮氣量便完全松開氣囊,讓病人自行完成呼氣動作。一次擠壓可有500一1000ml空氣選人肺內(nèi)。頻率12—16次/分。
(5)掌握撤離指征,根據(jù)病人的自主呼吸恢復情況及時撤離簡易呼吸器。